昨天在语雀上又测试了一下,确实是点击测试
还是有用,但是发布文章就没有用,我本来以为是要等一会儿。然后就是等了一个晚上脚本还是没有自动运行,最后就是没有用serverless,只是单纯的用脚本,用脚本进行同步,一周同步一次。
然后我就是其实还是更喜欢用typecho一点,不是很喜欢把语雀当成后端来用。到时候可能就是会把这个之前部署的给删掉,相当于就是昨天的努力白费了,难搞
现在是23:13分
就在刚才我试着又把语雀&hexo的项目重新搞了一边。
然后就是都成功了。
指的是测试阶段都成功了,但是就是真的在语雀上发文章的时候就是p反应都没有,搞得我有点小郁闷。
我记得我应该是8点开始做这个东西已经5个小时了啊啊。喂
好了,现在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来给我写作了。
md我现在还是一字未动。
看来真的得收收心了,至少先把作业写了。
先这样
nginx——托管域名的相关操作
使用Nginx Web服务器时,服务器块(类似于Apache中的虚拟主机)可用于封装配置详细信息,并在一台服务器中托管多个域。我们将建立一个名为example.com的域,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域名替换它。
前提准备
创建一个对应的目录
sudo mkdir -p /var/www/example.com/html
使用$USER环境变量分配目录的所有权:
sudo chown -R $USER:$USER /var/www/example.com/html
sudo chmod -R 755 /var/www/example.com
创建一个服务器块
sudo nano /etc/nginx/sites-available/example.com
将以下内容copy进文件:
server {
listen 80;
listen [::]:80;
root /var/www/example.com/html;
index index.html index.htm index.nginx-debian.html;
server_name example.com www.example.com;
location / {
try_files $uri $uri/ =404;
}
}
在sites-enabled
目录新建一个链接,让 Nginx 在启动过程中会读取这个目录:
sudo ln -s /etc/nginx/sites-available/example.com /etc/nginx/sites-enabled/
为避免可能由于添加其他服务器名称而引起的哈希存储区内存问题,有必要调整/etc/nginx/nginx.conf
文件中的单个值。
打开文件:
sudo nano /etc/nginx/nginx.conf
找到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
指令并删除#
符号:
...
http {
...
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 64;
...
}
...
完成后保存并关闭文件。
测试以确保我们在 Nginx 文件中的改动没有任何问题:
sudo nginx -t
如果没有任何问题,请重新启动 Nginx:
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
Nginx现在已经可以按照刚刚我们配置的方式来工作啦。当用户通过http://example.com
域名访问我们的服务器时,Nginx会将它指向我们刚刚创建的Html
页面。
mirai高效率QQ机器人搭建
第一步:安装java
推荐是java11
sudo apt update
sudo apt install openjdk-11-jdk
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以下指令来检测:
java -version
输出类似下面这样:
openjdk version "11.0.7" 2020-04-14
OpenJDK Runtime Environment (build 11.0.7+10-post-Ubuntu-3ubuntu1)
OpenJDK 64-Bit Server VM (build 11.0.7+10-post-Ubuntu-3ubuntu1, mixed mode, sharing)
第二步:下载安装包上传,并安装
安装包下载:release
点击图片中mcl-2.1.0.zip
上传时可以是上传整个zip包也可以是解压后上传
区别就是是否在服务器内解压,在服务器解压需安装unzip
安装unzip:
apt install unzip
如果报错可以先输入:
apt update
然后再尝试
上传的目录可以随意
我是在/usr
目录下新建文件夹mcl
:
mkdir mcl
将文件上传并解压后 cd
到目录下输入代码:
cd /'目录路径' #不需要单引号
chmod +x mcl #给文件mcl执行权限
./mcl #运行文件mcl安装
第三步:安装必要插件
mirai-api-http-v2
1)安装
- 和第二步一样下载源码:release
- 将下载好的文件放入
mcl/plugins
文件夹 - 启动
mcl
完成自动更新和启动
2)配置mirai-api-http-v2 打开
MCL/config/net.mamoe.mirai-api-http/setting.yml
若无此文件请检查
mcl
是否被成功添加并且添加后启动过一次mcl
,若没有请完成前文所述步骤再进行此步骤内容如下
adapters: - http - ws debug: false enableVerify: true verifyKey: 1234567890 # 你可以自己设定 singleMode: false cacheSize: 4096 # 可选, 缓存大小, 默认4096. 缓存过小会导致引用回复与撤回消息失败 adapterSettings: ## 详情看 http adapter 使用说明 配置 http: host: localhost port: 23456 # 端口 cors: [*] ## 详情看 websocket adapter 使用说明 配置 ws: host: localhost port: 23456 # 端口 reservedSyncId: -1 # 确保为 -1, 否则 WebsocketAdapter(Experimental) 没法正常工作.
第四步:配置自动登入
在启动mcl
的情况下在mcl控制台输入
/autoLogin add <你的QQ号> <你的QQ密码>
提示一下代码则表示添加成功
已成功添加 '<你的QQ号>'
如果要手机和mirai同时在线可以在前面的步骤完成并在启动的mcl控制台输入以下代码
/autoLogin setConfig <你的QQ号> protocol IPAD
只有在重启之后生效
第五步:登入QQ
执行./mcl
启动mirai-console
如果直接显示Event: BotOnlineEvent(bot=Bot(<你的QQ号>))
,并有收到新消息,那么恭喜你,你已经完成了mirai
的配置了
若显示如下输出或出现有如下内容的弹窗:
需要滑动验证码,完成后请输入ticket
url:http://xxx.xxx.xxx
在电脑上打开浏览器,输入程序提供的url,应当会出现滑动认证的画面,此时先不要进行认证
推荐chrome
- 单击 F12 键,会出现一个
DevTool
,找到上方选项卡,点击Network
选项,再点击下方的Fetch/XHR
选项 - 完成滑动验证,此时在
DevTool
界面中应会出现新的请求,找到其中名为cap_union_new_verify
选项卡,点击其中的Preview
选项卡,在其中找到ticket
的值填入mcl
并回车 - gif演示:
-这个时候终端会显示另外一串url,复制并在电脑浏览器上打开,网页上会提示你验证,选择第一个扫码验证,验证成功之后,关掉网页,在终端控制台上按下回车键- 此时就会显示
Event: BotOnlineEvent(bot=Bot(<你的QQ号>))
,并有收到新消息 恭喜你,你已经完成了
mirai
的搭建了在以后的每一次登入不需要重复以上步骤,即可自动登入,如果是要删除bot的QQ可以输入以下代码:
/autoLogin remove <你的QQ号>
mirai插件下载:
MiraiForum
文章参考:
SAGIRI BOT Docs
博客的框架一个换一个,但写文章的心不会换
之前我刚刚用typecho的那些日子,我就一直想跳到hexo,后来因为我确实是习惯用这种网页的编辑模式,就是动态博客了,不是很习惯用hexo,而且就是hexo确实是很麻烦。但是我对hexo表达出来的效果就很喜欢,所以之前就一有空就想办法换框架。
但随着我在新博客上写的东西越来越多确实是不想换了,而且typecho的文章是在数据库里要搞确实很难。所以就逐渐放弃了换框架的想法。但就在刚才,我随手一搜,好家伙,又有一个我没见过的框架,就是hugo,是静态博客。我没有使用,让我感兴趣是这个框架的作者自己做了一个插件,可以无伤导出typecho的文章,确实是很了不起,去哦虽然可能不用hugo,但是这个插件还是很赞的。我在打开转换好的文章一看,啊这,熟悉的md。确实很棒捏。
之前在重新部署onemanager的时候特地去github的仓库看了一下,看到下面的部署教程,就是很多我不知道的托管平台出来了很多,大多数就是和github page一样只有静态的页面,只有一两个是可以部署脚本,但也是够用了。
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最近的博客框架还有部署平台越来越多了,二级域名越来越漂亮了,可能真的就会吸引很多人去部署自己的博客。啊,文艺复兴(doge)。
之前一直在换框架的时候就是用复制的方法,把整个网站都复制下来就很麻烦,现在,在我的u盘里还有以前写的文。
真的是框架换了一个又一个。文章倒是没写几篇,嘿嘿。
希望之后也能坚持写吧,不久又要开学了